close

選摘小記:

這信息在1999年釋放出來,恰是一波全球屬靈更新浪潮時代的信息,渥夫根文字有些辛辣,並且一針見血,也許跟他同時擁有德國、猶太、以及匈牙利血統,又長期從事策略顧問、記者、和研究員有關。但是一點也不掩神在他心中所放進對「神的家」的熱情!

這本書的中文版在2001年由以琳出版,很遺憾地淹沒在台灣一片拓殖小組教會的浪潮裡。

本文選自其著作「改變世界的家」:書中第五章。

 

我們有什麼節目,還是本身就是節目?

在典型的小組教會裡,往往會有一套程序和固定的聚會模式供每個小組比照辦理。這個聚會程序可能出自主任牧師或某位負責人之手,然後印給每位小組長,或是在週三晚上和小組長一起討論,同時演練週四的小組聚會,以便對聚會內容取得共識。趙鏞基牧師建議其他的服事者:「千萬不可以把寫小組教材、或是對小組長講道這樣的重責大任交給別人。」

家庭教會卻不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個完美的程序。因為家庭教會通常會屬於某個使徒網絡,網絡內有五重職事的運作,這可以防止家庭教會變成宗教俱樂部、和外界隔離的社交團體,或是成為內向型、自我中心的基督徒團體。這種防範不是因著某種節目所帶來的效果,而是和家庭教會發揮功能的方法,以及與其他家庭教會互動的方式有關。

在家庭教會裡雖然也會研讀、討論聖經,但它不是查經班;他們也禱告,但不是禱告會。想像一下,倘若耶穌每一次都來參加我們的聚會,而聚會卻總是一成不變地守著一樣的程序和模式,這是否就像一位準新郎為了表達對未婚妻的愛,每天送上相同的一束花、對她唱同一首歌、寫給她同一首詩?你會覺得他很有創意、很盡心嗎?我懷疑這位新娘對準新郎的表示會一直充滿期待,且對同樣的那套程序會一直保持興趣。

許多傳統教會流於節目導向,主要是源自一種心態:當聚會經過如此妥善的安排之後,令人不快的意外――譬如「平信徒」行使恩賜,讓屬靈專業人士很沒面子的狀況,就不會再發生了。

因著害怕可能會發生一些可怕的錯誤,便有許多人採行民主的行政方式。

民主方式看來似乎是一種安全的教會管理方式,但過去的經驗卻證明,它很快就會帶給我們屬靈上的視而不見、讓人人變得面目模糊因為它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名義之下,往往將先知性的引導給封殺掉。然後,它又會帶來繁文縟節的官僚制度,教會中於是充滿一堆沒有人味和墨守成規的行政方式,其間只能容許是或不是兩種答案。

假如我們還待在伊甸園裡,一定不是坐在生命樹的樹蔭下思想我們在基督裡的生命,而是跑到分別善惡樹的底下討論孰是孰非。

教會製造了一套傻瓜程序,只要遵守一定的流程(拿出吉他、請大家打開詩歌本、唱詩、禱告、讀經或聽一段分享、再次禱告、結束聚會……),保證不會出錯。然而我想,靠這種聚會內容,大概也「對」不到哪裡去。

唱詩歌、讀經、禱告這些事本身都沒有錯,但這些若變成主導基督徒每次會面時的節目,它們很快就會變成一種傳統型式。

這也是為什麼過度重視讀經或甚至禱告,很容易就會扼殺一個聚會中健康的互動,因為無形中過度看重和強調了某一項流程。這樣的方式會使人很快地投入這個節目,前幾個月似乎沒有問題,但接下來人們很快就會覺得需要下一個節目來跟進前一個節目,過一陣子又需要另一個跟進節目……,最終只會讓人厭倦且筋疲力盡。在印度馬德拉斯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 Church)牧養一萬二千名會友的莫罕牧師(Pastor D. Mohan)說:「當我們驚愕地發現這個現象之後,便停下了所有的禱告會。」

家庭教會中聚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在耶穌的同在中聚集。祂很可能一樣會以祈求的流程開始,然後將啟示藉聖靈或會中有先知職分的人表明:「你們聚會的時候,……作先知講道的,只好兩個人或是三個人……。」(林前十四26 ~ 29)

基督徒聚集一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作生命的分享和交流。

生命的狀態既是不可預期的,聚會其實也應當處在不可預期的狀態。這種無法事先預期的特性,正是家庭教會吸引人的地方,至少它很吸引青少年,這可以說是個蠻好的副作用。

既定的流程很可能會限制、甚至傷害彼此的互動和交通,因為它會使聚會產生一個排他的獨霸焦點,硬生生地將聚會擠進預先構想的框架。

流程導向的小組教會設計一套情境,而預設的情境便會使團契交通受到限制。

許多這種節目或流程被設計出來的原因,是因為基督徒被教導,他們的聚會必須達到傳福音的目的。

這種福音性的結構本身就帶著一股非傳福音不可的壓力,小組教會裡普遍的「耗盡」現象,或許應當怪罪於此。

但是,節目和流程有時也可作為暫時的方法幫助人們建立某種心態或行為模式。一旦達到了這個目的,就該把節目丟掉,讓生命得以持續。

我聽過最好的小組教會節目流程,是我在英國斯勞(Slough,England)聚會的一位朋友史堤夫•迪克森(Steve Dixon)告訴我的,他所屬的教會是君王教會(King Church)。他們將它稱作L.I.F.E,L代表處理生命(Life)的事,I表示代禱(Intercession),F表示歡笑(Fun)、交通(Fellowship)、食物(Food),E表示傳福音(Evangelism)。

在小組教會的眼中,聚會就是每週一次、晚上幾點、在某個地方舉行的一套節目流程。

家庭教會卻不是如此,他們聚會的重點就是要分享生命。

他們可以像新約時代那樣每天聚會,也可以按需要而有不同次數的聚集。

對於家庭教會而言,人是資源,耶穌是流程和節目,團契是動機,增長是結果,訓練和社區是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aiah5508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